国标认定烧机油标准
目前我国烧机油的认定标准主要依据机油与燃油的消耗比例以及实际使用中的表现,具体如GB/T 19055-2003《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评定方法》规定,简单来说,如果加100升汽油时(或每行驶1000公里)机油消耗超过0.3升,就可能属于烧机油现象。
而“民间”通常使用的判断标准是:保养时机油添加到机油尺的“上限”刻度,5000公里后机油的油位不低于机油尺“下限”刻度。这大多数车辆都可以做到。
既然烧机油的判断准则说清楚了,那么,烧机油的原因是什么,能不能通过改变开车习惯而解决?其实,烧机油的原因一共3个:先天缺陷、后天故障、老旧磨损。
从“先天缺陷”说起:典型的案例就是大众上一代发动机,当时大众发动机因为烧机油严重,而且故障现象非常普遍而引发很多车主不满,大众公司经过认真调查研究之后,找到了故障原因。
部分车型因活塞刮油环设计问题导致烧机油,对于这种原因导致的烧机油,仅靠保养或改变开车习惯是压根无法解决的。此类问题需厂家召回维修或更换改进后的部件。第二个导致烧机油的原因是“后天故障”,基本上是由于曲轴箱通风阀(PCV阀)损坏、涡轮增压器密封件故障、气门油封老化等部件问题导致的烧机油,需通过维修或更换故障部件来解决。这个判断和解决起来也非常容易,如PCV阀严重堵塞的车辆,我们只要拔出机油尺,甚至都肉眼可见有机油从机油尺导管里喷出,当然这是“坏的很彻底”了。通常有经验的师傅在发动机怠速时试一下PCV管的吸力就能大概知道PCV阀的健康状态。——如果因为PCV阀故障而导致烧机油,正常维修即可排除故障。
第三种烧机油的起因是车龄太老、自然磨损
因为车辆年限较长,活塞环、气缸壁等部件磨损,部件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大,机油渗漏增加。这种情况,通过大修一般可以解决,但现实中很少有人会愿意再花大钱解决,因此需要“另辟蹊径”,常用的方法就是更换高粘度机油(如原车用0W-20可换为0W-30、原车用5W-30可改用5W-40)暂时减缓,但要根本解决还需大修或更换磨损部件。
总结:改变开车习惯可作为辅助措施:
尽量避免急加速、急刹车、长时间高速或怠速行驶等不良驾驶习惯,可降低发动机零部件的磨损速度,减少因磨损导致的机油渗漏风险。适当拉高转速有助于清理燃烧室和活塞环上的积碳,改善密封性能,间接减少机油进入燃烧室的可能性。
这些措施可减缓烧机油的严重程度,但通常无法完全解决烧机油的根本问题。也无法替代对车辆故障的诊断和维修。若发现烧机油问题,建议及时到专业维修机构检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